上海是中国近代彩票业的发祥地。开埠后,上海崛起为东亚经济重镇,彩票业迅速发展起来。洋商冒险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销售经验,迅速占领了大部分彩票市场。19世纪末,在租界内已经有10家外国人开设的彩票行。当时,上海流传一首竹枝词:“彩票公司利最丰,始从西国久成风。头标巨万人争慕,如赌抽厘助主翁。”
1900年南京路上的广发彩票行
民国初,全国各地彩票行云集上海,形形色色的彩票漫天飞舞,几乎每天都有几次开彩。九亩地新舞台成了开彩舞台。南京路日昇楼附近以及新北门、老西门等地区集中了“飞来福”、“广利源”、“大福源”等数十家彩票行,门前张灯结彩,有的搭起财神牌楼,有的悬挂特大金元宝。几十年中,上海前后发行的彩票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彩民趋之若鹜,可叹中大彩比海底捞针还难。
吕宋发财票的上海版彩票
彩票是暴利行业,包办者都是有权势者。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包办沙南券,卖出几万张保本绰绰有余,而大奖竟然在未卖出的几百张之中,几乎无本万利。另一护军使杨善德的儿子杨庆瑨运气差了些,他拉南京路吴大昌绸缎店小开包办热沙券,买者寥寥,损失惨重,拖累吴大昌濒临破产。
第十九期航空公路建设奖券
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曾多次禁止彩票。1870年前后,上海北门外东洋白鸽票盛行,市民踊跃购买。上海道台涂宗瀛出告示:“如敢再买此彩票,一经拿获或被告发,定行重办”。但竟有胆大妄为者撕掉告示,被缉拿后在老北门枷号示众。1922年11月爱因斯坦访问上海时,正值政府禁彩票,他在新北门沿街看见许多商店关着门,十分诧异。陪同的记者告诉他,那些都是彩票行,被政府勒令关闭,爱因斯坦深为赞许。当时官府把彩票视同赌博,一味禁止而没有加以引导和规范,因此令行禁止的时候彩票销声匿迹,不久又卷土重来,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
旧上海有一些彩票是得到政府支持的。1895年淮河泛滥,清政府发动慈善机构筹款赈灾。上海的广济公司获准在江南发行彩票,以售价25%赈灾,称为“江南票”。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后,以上海为中心掀起了 “航空救国”的浪潮。国民政府组织发行 “航空公路建设奖券”,售款40%用于建设,被誉为“救国彩票”。民众参与热情高涨,每期销售一空, 发行量从第1期30万号(每号售10银元)增至第10期50万号。“救国彩票”对募集经费支援抗战起了积极作用,但毋庸讳言,少数权贵徇私舞弊,浑水摸鱼捞取不义之财。
网友评论
评论共1条最新评论
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