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公众号写了尤文和那不勒斯那场的观察:尤文似乎试图用一种相对比较机械的方式,把萨里式的逼抢和他们惯用的平行站位防守结合起来,效果目前看来只能说是喜忧参半。但对比昨天晚上这场北伦敦德比,可能尤文做的还算是好的。
众所周知,逼抢与收缩后场的平行站位防守是一组天然的悖论,近几年除了体能投入极大且拥有后防线定海神针的马竞和利物浦之外,再无其他球队能真正调和这组悖论。
阿森纳和热刺作为“优秀而非顶级”的英超争四球队,在秉承英格兰足球拼抢积极的优良作风之余,想要兼顾平行站位防守带来的稳定性,委实不是一件易事。
昨晚这场比赛固然激烈、精彩,却也把两队在平行站位防守体系上的缺陷给暴露了出来。
首先暴露的是热刺,这是因为常规状态下,热刺会让拉梅拉回防,从而在中场组成4人防线,这比起阿森纳的4-3-3站位,更容易构建起平行站位的防守体系,毕竟这一体系对中场的覆盖面积要求很大,4个人比3个人更适合。
下图就是开场后不久,热刺因为难以调和“逼抢”和“稳守”之间的矛盾,所暴露出的问题: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乱战导致的边路渗透,实际上热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采取稳守的方式,阻止阿森纳把球打入危险地带,他们的目标是尽快断球并组织反击,静态图站位很清晰揭示出了这一目标和潜在风险:
热刺的中场围抢其实力度非常小,但却因此付出了把阵型拆散的代价,奥巴梅杨直传时压力并不大,而其传球线路也没遭遇太多切割。
其实热刺此举放到别的联赛或许不为大错,问题是以英超球队的推进速度,中场再度回追极有可能根本来不及:
类似的乱战,其实热刺正常处理起来都非常糟糕。之前在做欧冠决赛前瞻的时候我仔细查过热刺上赛季的数据,这队非常强调拼抢,每分钟放手时间1.65次针对持球人的防守对抗频率排名高居英超第3,问题是,他们的拼抢成效奇差无比——61%的防守对抗成功率居然是英超倒数第8的水准。
于是,拼抢失败之后回归平行站位防守体系就是必须考虑的议题。结果热刺在这方面做得实在是不怎么样:
这又是一次典型的逼抢不成,后续恢复平行站位防守时表现一团糟的案例,平行站位恢复时,热刺的整体站位是这样的:
平行站位最怕的是什么?两条防线之间出现对手持球冲击,因为后卫此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扑上去可能导致对手反越位直接单刀;往后撤对手就会直接起脚射门。
这次热刺两条线之间阿森纳有几名球员?5个……要知道热刺的后卫才4个……
实际上,热刺如果老老实实玩平行站位防守,并且玩好,阿森纳的进攻推进还真没太好的办法:
热刺这次防守,连凯恩和孙兴慜都撤回来了,全程没有什么像样的逼抢,尽管没能断球,但也逼迫阿森纳在中场就把球往回打了。怎么做到的?其实就是非常标准的平行站位:
下半场波切蒂诺似乎是有感于此,索性向下调整了拼抢力度,让球队在领先时多打纯粹的平行站位防守,尽可能“苟住”。
然而下半场热刺的防守,实际上看起来更愁人……因为像上图那样严密的防守,热刺其实很少做到——他们似乎根本就不会稳定的贡献平行站位防守表现。
看录像的时候,这个回合看得我是哭笑不得——明明防线已经完整,并且投入人数也不少,怎么会由着阿森纳这么轻松的把球打到禁区里?上一张传中时的静态图诸位看看,热刺的这个平行站位简直有不如无……
我实在不明白这个中场防线留着干嘛?轻松被阿森纳在边路实现推进也就算了,居然被人这么轻松传进来……考虑到此时桑切斯在边路防守,实际上阿森纳在瞬间形成了针对热刺防线3对3的冲击持球冲击。
其实全场最令我无语的是——热刺最好的一次平行站位防守,反而出现了最严重的失误,造成了最糟糕的结果……
这次站位有什么错误?根本就没有,但后卫在这种情况下漏人,实在是让人没法接受。静态图上看,阿森纳其实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像样的机会:
那么,既然热刺的防守问题这么多,阿森纳为什么还只是收获了一场平局?
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热刺其实上赛季也一直是这幅样子,只不过他们运气确实不错——其对手是“真实射门得分率”是英超最低的-2.95%,而且洛里也保持了非常出色的发挥,我用wyscout的XCG数据计算的“阻止对手射门得分率”算法中,洛里上赛季的英超数据是+7.98,和阿利松同一档,所以,阿森纳以2.03的预期进球数打进2球,其实已经是可以接受的火力输出了。
另一个关键原因是,阿森纳的平行站位防守,同样糟糕……
诚然,热刺能把球推进到角旗区附近,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这是前场定位球反弹后的结果。但问题是,阿森纳在此时已经完全组织起了防线,最终却还是出现如此严重的漏人,送上点球,实在是平行站位防守表现太差的锅。
静态图在这方面算得上一目了然:
看看阿森纳的防守站位,中场稀里糊涂的站成了一个“反马蹄形”,回防的佩佩不放心奈尔斯,深度回撤帮助边路防守可以理解,但在这种情况下,贡多齐到底应该顾及中路禁区外的热刺球员,还是毅然放弃禁区前沿的防守,去补防禁区内的孙兴慜?
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何况此时帕帕斯塔索普洛斯也没去防孙兴慜。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阿森纳的初始防守阵型是4-3-3,而不是像热刺那样,会撤回一名边锋,组成4-4-2的防守站位,这意味着他们多数时候很难在中场形成足够的防守覆盖面积。
热刺打穿他们的中场防线,实际上要比他们在进攻端做同样的事情,要来的更容易:
这次热刺是如何三传两倒实现渗透的?我们通过两个静态图来说明一下,根本问题还是阿森纳这套平行站位防守,在中场留的空当太大了:
第一步,热刺边路持球阿森纳中场3人直接站开,彼此之间的距离之大,几乎可以说是随便热刺怎么向前传。于是,中场防线被打穿,热刺得以直接持球面对阿森纳后卫线。
第二步就显得顺理成章——如前所述,平行站位防守体系下,后卫线一旦遭遇对手持球冲击,基本上是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向前上抢容易被反越位,后退的话对手可以直接射门,所以只能保持这么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等热刺形成渗透之后在尽可能去补防、封堵。
结果就是凯恩轰了一脚门柱。
另外,热刺有一项对付英超多数球队疯狂而又缺乏后续保护逼抢的绝活:他们上赛季打出了英超6强中最高的长传占比(9.32%),必要时靠凯恩前场做球,发挥孙兴慜等人持球冲击的能力,是他们制造意外的不二法宝。
上赛季能淘汰曼城,此举也是拉波尔特蜜汁表现之外最大的原因。这招尽管欧冠决赛遇到范戴克必然吃瘪,但对付阿森纳的中后场,倒是还真有用:
热刺这球怎么进的?我承认莱诺的扑球脱手原因很大,但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整体防守的因素?这球我仔细看了好几遍,最后截下了这两张很能说明问题的静态图:
第一步,阿森纳中前场全员压上逼抢,注意此时是非常标准的4-3-3站位,这种做法其实和利物浦那套以保持整体阵型为前提的压上非常像。热刺其实并没有通过什么持球技术破解这个逼抢,而是干脆一脚长传把球交到前场,大家争顶。
动图可以看出,凯恩的争顶成功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阿森纳放给对手射门的理由,原因在于下图:
凯恩争顶成功后,孙兴慜得球向前,他向前抢了一步,试图直接阻止孙兴慜推进,此时大卫·路易斯的选择其实并没有错,赌成功的话甚至说不定能直接断球。问题是,他的这次上抢不疼不痒,孙兴慜成功的摆脱了他。此时路易斯至少还有犯规的余地,可他连犯规都没有,而是直接放着孙兴慜向前冲刺。
注意,大卫·路易斯此举等于让自己落后于两名热刺球员。
孙兴慜持球摆脱了他,拉梅拉也因为他的盲目上抢,而比他更接近阿森纳球门。
于是,殿后的奈尔斯等于同时防拉梅拉和凯恩两人,他只能选择一个去跟,选更接近中路的拉梅拉肯定没错,但莱诺扑球脱手后,除非运气极佳,球刚好在身边,否则奈尔斯是绝对没法阻止凯恩补射的。
一场北伦敦德比,热闹归热闹,但一波三折的剧情之余,却也再度把“抢”与“守”的悖论无情摆到了台面上。
其实只要看了直播,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大致复述比赛流程,并且给两队战术用一些缺乏深入分析的词汇讲出个一二三来,比如“高位逼抢十分凶狠”、“快速反击卓有成效”。
但要挖掘出深层次的东西,不盯着屏幕仔细看录像是绝对不行的。这样的赛事观察不是复盘,它不可能照顾到一场比赛的方方面面,但它比网上流行的各种“复盘”,信息量要大得多,也是我们研究足球的基础。
更多深入数据分析、战术读场,请关注公众号“足球评论员唯心”。
文:唯心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