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

从“媒体追打腾讯”看网彩市场怪象

欧洲杯的火热,造就了竞彩销售的火爆。而热闹的背后,互联网售彩是无法避而不谈的话题。近期,纷纷有媒体对欧洲杯期间仍有部分彩票平台开售等现象进行报道。此外,某媒体平台更是接连以三篇报道对腾讯平台进行披露,称其虚拟竞猜业务打在线赌城擦边球,以及其通过参股或控股相关彩票公司间接售卖网络彩票。

那么,欧洲杯期间,互联网售彩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为何有平台敢于铤而走险?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仍在开售的平台其实不少

尽管有媒体平台对腾讯进行单一报道,但事实上,在欧洲杯期间,诸多平台或通过彩票O2O,或通过开启白名单,或通过虚拟竞猜的形式进行互联网售彩,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欧洲杯之前,部分彩票平台都是偷偷摸摸开售,然而在欧洲杯来袭时,突然一大波平台开始高调宣传推广,唯彩会就收到将近10家平台发送的开售通知以及购彩优惠信息,仿佛互联网售彩已全面开放。

事实上,即便是从去年3月互联网彩票全面禁售算起,部分彩票平台无视整顿措施顶风开售的现象就没有停止过。只是欧洲杯的火热使得一众媒体开始关注这个现象。

为何平台敢于开售?

但我们知道,就在欧洲杯前夕,财政部等五部委在下发的《关于做好查处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着:严厉查处网络公司等单位和个人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将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的单位或个人列入黑名单。

在如此严令之下,为何部分平台仍敢于铤而走险?唯彩会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彩民有着强烈网络购彩需求。便捷,是彩民选择网络购彩的首要原因,尤其对欧洲杯赛事来说,比起深夜跑投注站来说,彩民当然更愿意通过网络购彩。而2014年互联网售彩850亿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彩民网络购彩的需求之大。

二是平台不愿失掉欧洲杯这块蛋糕。2014年世界杯129亿的竞彩销量,使人们看到了在优质赛事下竞彩销售的惊人潜力。因此,随着四年一度的欧洲杯到来,彩民必然购彩热情高涨,并且有着强烈的网络购彩需求。在这个前提下,售彩平台当然不愿意失掉这块肥美的蛋糕。况且,部分平台在长达一年多的停售期后,已面临资金危机,并且开售无期,这使得它们更渴望去抢分这块蛋糕。数据显示,欧洲杯开赛后,从6月13日至7月3日,竞足销量已达70亿之多。

三是禁令虽严,执行不行。这次互联网彩票停售风波始于2015年1月15日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自查自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那以后,彩票网站纷纷暂停售彩业务,但随后不久,部分平台开始恢复售彩,甚至一些黑私彩网站开始涌现,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官方并没有对这些平台采取任何措施。直到今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又下发了一则通知,表示将严厉查处网络公司等单位和个人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但目前仍没发现有在售平台被查的现象。这种“禁令虽严,执行不行”的作风,自然使得平台敢于铤而走险。

官方为何一直缺位?

让人疑惑的是,我们在讨论“互联网彩票平台定而走险开售、虚拟竞猜业务打在线赌城擦边球、一元云购被指变相赌博”等问题的时候,彩票官方一直缺位,既无表态,也无行动。

因此,在关注网彩乱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拷问官方的监管之责。事实上,网彩市场之乱,很大程度上在于法制与监管的缺失。

法制的缺失,使得部分平台上线的虚拟竞猜以及一元云购业务虽有变相赌博的嫌疑,但却可以打擦边球,越做越火。

监管的缺失,使得互联网售彩从全面禁售发展到现在谁胆大谁就开售的怪像,而官方虽有禁令却不执行,这是为何?

如果在涉及数以亿计彩民群体的利益面前,官方一直沉默不作为,那媒体再如何对乱象口诛笔伐,都毫无意义。

互联网彩票 停售

评论正在加载...